当时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挺感慨的。楼下的回答里也有人说到明子姐姐跟Mao和Yuna不是同一个级别的,要比较也要跟鸡姐比较。
在我看来,明子姐姐和另外两位的差距主要是在跳跃技术上,其他部分的能力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。

其实明子姐姐也拿过世锦赛前三的
而且由于这三人的身体条件差异比较大,造成了三人最终在滑行、跳跃、旋转等几大板块的表现又有不同的呈现,对比起来也非常有趣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过,我们对滑行技术、跳跃、表演等这几大板块的分析是多维的,像滑行技术也有大速度、效率、用刃、膝盖运用等等细小的分支,同等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也只是表现在这些细小的分支上。这篇文章也算是做个范例,举例说明一下对于同等水平的运动员来说,可以如何做技术和艺术上的异同分析~
首先,在进行多个视频对比过后,我总结出来三人的一些特点:
而这些特色在滑行、跳跃、旋转、步法等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效果。跳跃除了看用刃是否正,是否足周外,还有涉及到美感的考察。对美感效果的考察就体现在了跳跃GOE的加分规则上。
Yuna在跳跃上的优势可以归结于一开始谈到的她的优点——身体控制力强。因为她在跳跃转体时身体可以收得很紧,全程轴心都会很正,即使偶尔落冰时轴歪了都可以控制下来不至于摔倒。而她进入跳跃时的高速也得益于她的力量。她的滑行速度本身就很快,进入跳跃时也不会例外。而在转体时她也很懂得借助力量以及带起来的滑行速度,再加上合理的抛物线,高远度就非常惊人了。
相对的,明子姐姐在跳跃上的劣势主要也是归因于她的身体力量较弱。其实她的滑行速度不比Yuna逊色多少,但她的速度起于她的用刃技巧。同时可以看到,她准备进入跳跃的时间往往比较长,到了快起跳的时候速度已经损耗差不多了,因此跳跃时无法借用滑行时的速度来提升高远度。
因为身体控制力不是太好,明子姐姐在跳跃时的轴经常歪,落冰时也无法控制身体姿态,因此这么一连串下来,跳跃质量长期不稳定,翻身、搭冰等等情况经常出现。
Mao的身体力量同样没有Yuna强大,但是她胜在身体的自转速度很快。这样让她在高远度不是很突出的情况下,也能做到跳跃足周,甚至能比别人多转半周,完成3周半跳。
Mao的跳跃技术其实在2010年前后出现过变化。在2010年时,她的跳跃特点是起跳速度不快,在快要起跳时就往上拔高。
在温哥华时做的3A相当于是把力气全用在蹦高和转体上,因此看起来很吃力,而且滑出效果不好。后来在佐藤信夫得指导下,她得跳跃抛物线进一步变得合理,高远度也变得更加理想,整个跳跃效果也更加流畅。下图是她2010年时的3A轨迹,而后续的3A更接近上面那张图三位的旋转能力其实也非常相近,但也会有各自的特点:
同样的,也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,Yuna的旋转速度会比明子姐姐还有Mao要快。而且也因为她的核心能力强,她很擅长做仰燕旋转,而且做起来很优雅不吃力,这也是大家叫得最多的“Yuna Spin”。
很多人都说明子姐姐的身材太五短了,我觉得她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不足,所以在旋转上会加一点细节上的小心思,转移别人对她身材比例的关注。
比如像手部的动作。可以看到明子姐姐的手腕和手臂非常灵活、柔软,转起来很漂亮,她在很多节目的旋转中都加入了手部动作。
同时她的旋转还会根据音乐变速。像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套sp《爱的赞歌》,第一个旋转的速度就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改变,非常优美。
可以留意到,她的腰部特别柔软,因此特别擅长做弓身旋转。在做正弓身时,身体往后仰的角度很大,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。而在做贝尔曼旋转的时候,她的腰往前凹的弧度也很大,可以比较标准地凹出一个水滴的形状。
看这三位的接续步对比,宛如在看神仙打架....以上提到的这几点要求三位都能达到,而且能力都很相近。但是各自的特色都非常鲜明。Yuna的身体控制力在接续步部分同样有所体现。首先她的动作幅度都会很大,由于DW的用心对待,她的舞蹈动作也非常优美独特。
其次是,我发现她的步法会安排比较频繁的重心转换,同时停顿也会比较多。她身材高大,步法做起来会让人感觉是抑扬顿挫的。再配上她使用的多数是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,收收放放之间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。但同时Yuna步法的流畅性逊于明子和Mao,可能也受这个因素的影响,她很少选择节奏重音不明显的抒情音乐。错落有致的音乐和步法编排有利于她扬长避短。明子姐姐的接续步特点也有两个,一个是用刃深,所有难度步法的弧线都会做得很充分。
尤其注意右脚由后转向前滑时用刃的灵活度第二个是流畅。她的步法流动性非常强,而且中途也比较少明显的停顿,基本上都是一气呵成的。再加上她的肢体动作非常舒展,即使是配合柔和的音乐,也能将音乐内容表现得很丰富。
这里重心同样有连续变化,但她在组合变化后依然可以继续往外滑,而不是像Yuna一样兜一个小圈Mao的步法编排还挺多样的,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特点,一个是很擅长转圈,一个是单足滑行弧线超长。第一个特点主要体现在T太编排的节目里,代表作是《假面舞会》。可以看到她在步法里转的圈都是整圈,而且转体的方向多样而紧凑。像08年全日的这套假面,在做完2个3A,一个3-3的情况下再做这种转圈转到晕的编排第二个特点的在T太和Lori编的节目中都有体现,但最突出的节目的是《天方夜谭》,步法部分一个单足就横跨大半个长边了,这也是展现了她在佐藤信夫手下改变技术后的。
对于好的滑行技术来说,整体呈现的效果就需要是流畅、轻松的。三人的滑行质量都是属于上乘的,但还是有以下具体的差异:
我前面说到Yuna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她的力量上。她出众的力量使她的滑行速度也非常快,滑行整体的视觉效果非常有冲击力。同时,她极强的身体控制力令她在做高速滑行-急停这样的变速编排时显得特别利落,看起来很有张力。
但Yuna的提速比较依赖压步,滑行效率相对略低些。有时跳跃落冰后要重新起速时需要比较多的小碎步。
明子姐姐的滑行特点在于她的用刃技巧,她对刃的借力我觉得是三人里最理想的。由于这一特点,她很擅长做一些紧凑变化的滑线,转换时非常流畅。
她的滑行效率介乎于两人之间,滑行起速时也有较多压步。但跳跃失败要重新起速的时候,只需要大步滑两三步就恢复速度了。
她的膝盖非常柔软,伸缩自如,尤其是在做单足滑行时,会显得特别轻巧。
同时因为膝盖的优势,Mao的滑行效率非常高。在节目中很少见到她有连续的压步,滑行起速非常轻松。
但是她身体力量略弱些,大速度不比其他两位。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,她的滑行非常轻盈,这也成了她的滑行特点之一。在这里无法用具体的优劣去给这三位排名,因为这几点她们通通都符合!!甚至都是当年女单行列的佼佼者。
如果说要分析以下她们优秀在哪里,那么还是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的:Yuna—擅长演绎节目里的人物,入戏,靠强-弱对比编排营造氛围
Mao—擅长展示女性柔美一面,运用抽象音乐表达内心复杂情绪明子—各风格节目通吃,且不光能表达节目里人物情绪,也能把自身情绪代入进去。人曲合一。Yuna的表演,硬性的条件上在于姿态优美,身体线条很修长匀称。她的节目个性和现场效果是在强-弱对比冲突中产生的。因为她的力量本来就在女性运动员中表现突出,再加上DW针对她身体控制力强的这一点,会做一些刚-柔结合的舞蹈和情绪编排,还有急速滑行-急停的滑行安排。同时,像我在滑行部分中提到的,她用的音乐基本上是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。配合上抑扬顿挫的舞蹈安排,就会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。她最有名的几个节目像《骷髅之舞》、《007》,还有《再见诺尼诺》都是用这样的手法的。明子姐姐的艺术优势在于她和选曲的融合,我觉得这一点是她在三人中表现得最出色的。我个人觉得花滑运动员不像演员,最高境界不只是演什么像什么,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演什么都像在演自己。这也是为什么PCS有一项评分要求是Personality个性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明子姐姐相对年长一些,理解力比较深刻。她在表演的时候不会刻意抑制自有的情绪,也不会忽略曲目本身的意象,所以几乎每一个节目都带有她个人的特色,但是情绪又不会游离于音乐。她释放出来的情绪真诚而又饱满,也容易感动观众。我看完她的节目,就会有一种迫切想要更深入了解她的冲动。Mao的身体线条也很优美,但是她最突出的身体优势是她身体的柔。因为她的肢体很柔软,很能表现出女性温柔似水的一面。她早期对于美的表达较为单一,但是慢慢的这种表现开始有了层次感。
Mao的表现力从07年开始有了变化。从那年开始她大部分的节目主基调虽然还是柔美,但情绪表现开始多样而复杂,有美好而又忧伤、坚强等等的立意。这类节目的巅峰之作是《爱之梦》、第二版的《夜曲》还有《蝴蝶夫人》而同时她也在一些相对宏大而沉重的风格做了尝试,像《钟》和《拉二》。对比起她以往柔柔弱弱的节目风格,观众也容易产生新鲜感。这类节目我觉得主要是突出表达她自身的情绪,事先对她有所了解的人,结合她的经历再看节目会很有感触,但有点难跟普通观众产生共鸣。这期内容就到这里啦~第一次从跳跃、旋转、步法等方面做技术分析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,大家也可尝试用文章中的方法去给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做分析对比。
其实我觉得做分析对比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评判出谁优谁劣。我们能够喜欢上的运动员大都是成绩不错的运动员,她们之前的能力差距并不会太大。优劣自有成绩作证。但是我们作为冰迷,作为爱好者,也不妨在这基础上多挖掘一下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她们到底好在哪儿,又有哪些其实是有提升空间的。其实没有一个运动员是十全十美的,即便是最优秀的运动员,对比其他人,她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短板。
其实这也与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。世界上没几个全能天才。要做到优秀,我们要更多地挖掘自己的长处,找到自己的短处。
阅读原文
免责申明-冰上之星网
本站提供的一切视频、文章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上一篇:
三级至五级花滑等级测试 | 报名开始下一篇:
羽生结弦的遗憾:Let's Go Crazy